10月15日晚,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簡稱“AII/聯盟”)第二十八次工作組全會期間,“工業互聯網科學技術普及講座——工業數據空間專場”如期舉辦。活動邀請了中國信通院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工業大數據高級總監趙志海、技術與標準所高級工程師段世惠就可信數據空間發展情況、數據融合互操作技術等方面做深度分享。

趙志海進行了《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報告》的深度解讀:可信數據空間的發展激活了關鍵領域增量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高價值數據資源規模化開放,構建570余個高質量數據集;數據資源有力賦能能源、礦產、裝備制造、汽車、科學研究、新材料、醫療健康、物流運輸、衛星遙感、跨數據空間等10大領域創新發展,緊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與國計民生;可信運營主體成為數據產業生態樞紐,預計帶動近7萬家生態主體,促進數據產業繁榮;構建了“四位一體”規則框架孕育新機制、新模式,形成458項規則,解決數據能否用、愿意用、怎么用、安全用的核心問題。
段世惠分享了《人工智能加速落地,數據融合互操作成核心突破口》報告,他認為:人工智能處于邁向通用智能(AGI)的初始階段,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而高質量數據集成為大模型競爭的壁壘與制高點。當前,工業數據供給與匯聚能力不斷增強,總體規模龐大、類型豐富,但同時也面臨底層數據質量差+結構復雜、碎片化等多重挑戰。以質量加工驅動數據資產升維的數據互操作工作,在數據采集、集成、交換和分析過程中,以信息模型為內核,通過清洗、校驗、匹配、增強、“血緣分析”和脫敏等技術手段,提升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與可用性,實現“高可用”工業數據供給。隨著工業智能化加速,數據標注從圖像/文本等單一數據類型,逐步向多源、多任務、場景級融合演進,成為驅動工業AI落地的核心環節。
本次科普講座從可信數據空間、人工智能等熱點技術概念出發,不僅介紹了可信數據空間的發展成效,也深度分享了數據融合互操作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實踐。下一步,聯盟也將努力推動可信數據空間應用落地,推進跨空間互聯互通,形成全國一體化數據空間網絡,圍繞應用評估、可信管控等共性需求推進數據治理、數據互操作相關標準研制的工作,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